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一站解纷,奏响司法为民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10-12 15:53:27 打印 字号: | |

  案件从“立不立”到服务“好不好”,群众从“多次跑”到“一次都不用跑”,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明成果,承载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使命,过去五年,一项项呼应民生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民心工程”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拔地而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不断夯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整合资源,拥抱科技——

  打造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

  这是在诉讼服务中心随处可见的画面——

  宽敞明亮的大厅,当事人拿出手机安静地扫码,提交材料。休息椅、饮水机、ATM机等各种人性化服务设施静立一旁。

  这是让当事人一次都不用跑的创举——

  登录“移动微法院”,立案、查询、阅卷皆可实现,诉讼事务“家里办”“掌上办”“随时办”。

  这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努力——

  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移动背包科技法庭、流动诉讼服务中心,送上门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立案;而遍布全国的跨域立案着眼于解决异地诉讼难,更是将“天涯”化为“咫尺”。

  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矛盾化解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

  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需求,人民法院就努力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从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到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中间仅仅过了五年。

  五年书写变革,见证人民法院的果敢力度——

  南昌会议明确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战略目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规划了一站式建设蓝图。

  制定实施方案,出台落实细则,全国3500余家法院迅速行动,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一站式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五年书写情怀,见证中国司法的民生温度——

  在山东,立案、交费、阅卷、庭审等全流程事务“一网通办”,当事人诉讼更加便利;在广东,“港澳案件授权见证平台”为港澳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智能诉讼服务;⇨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在北京,“诉讼服务一体化应用系统”汇总多个渠道服务功能,让当事人享受“一回办好,一次化解”的便捷。

  五年书写发展,见证“民心工程”的激情速度——

  全国法院均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98%以上法院建立诉讼服务大厅,95%以上法院开通网上立案功能,“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渠道推动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体、十大诉讼服务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一站式建设总体框架基本建成。

  前移关口,延伸触角——

  引领社会“善治”迈向新境界

  在江西赣州,一支由法官、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业工作队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走访民情、调处纠纷,他们将司法触角延伸至每栋楼宇、每户家庭,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

  一次次握手言和,源自“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源自诉源治理的巨大能量,更源自于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洞察——

  “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调解平台在线化解纠纷功能,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加强与证监会、工商联、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总对总”诉调对接。全国3331家法院运行调解平台,近7000个“调解工作室”、3200多个“在线调解室”,每年将数百万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与此同时,《关于进一步完善委派调解机制的指导意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为更专业高效化解劳动争议开辟了一条新路。

  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下沉力量资源,基层探索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改革的滚滚热潮——

  全省法院成建制入驻矛盾调解中心,今年诉前化解纠纷同比上升7.5%,收案数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这是浙江法院诉源治理的成果。

  设立813个诉讼服务站、2368个诉讼服务点,将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延伸到网格化辖区的“神经末梢”,这是四川法院的创新实践。

  建立101个“枫桥式”法庭、1200个法官工作站、56个巡回法庭,打造“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社会治理平台,这是新疆法院的不懈努力。

  河南法院“封调禹顺”机制、甘肃法院“民事直说”平台、陕西法院“五链共治、法在基层”……一个个诉源治理品牌破土而出,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效能拓展到大江南北、万户千家。

  科学布局,引领潮流——

  重塑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格局

  3.3万个——这是截至目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调解组织数。

  30天——这是全国法院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

  40%——这是民商事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解决的比例。

  今天,时代变化和世界发展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矛盾纠纷凸显,利益诉求交织,公平正义需求多元,如何提升纠纷解决和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人民法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医疗纠纷、商事纠纷、知识产权、行政争议,一个个调解工作室入驻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汇聚起解纷的强大力量。

  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调解、速裁、快审一站式解纷机制,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指导全国15个省份20个城市试点工作有序推开。

  河南法院574个速裁快审团队开展“门诊式”审判,案件平均审理时间37.3天。云南法院设立第三方工作室676个,今年上半年,全省59.6%的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通过速裁快审方式解决。

  “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现代化解纷理念指引一站式建设迈入新境界。

  2019年,全国1万名左右法官速裁快审案件330多万件,同比增长80%以上。今年上半年,3327家法院实现繁简自动分流。以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为载体,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到诉前多元解纷,再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顺浩荡潮流,行天之大道。奔向“十四五”,更好更快更公平高效的解纷愿景在眼前铺展——

  “突出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五个关键,全面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效能,加快形成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人民期待、体现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今年9月,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再次聚焦一站式建设,解民忧、纾民怨、惠民利的“民心工程”将崛起在更加壮阔的舞台上。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办公室